关于我们
About us
HUcares(简称“HC”)以“让技能者被看见、获尊重、动天下”为使命,旨在通过建立一个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共创生态,倡导守护个体价值,推动技能影响力者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认可。基于“技能无国界”的理念,HC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,让世界看到并尊重每个人的技能和贡献。HC的愿景是通过倡导并推动公正转型、人力资本和分配正义,创造一个互生共荣的新社会系统,实现“自由人联合体”和“人本主义阵地”的双协同理念,大庇天下“志士”俱欢颜。
尧是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。《尚书》是一部记载上古帝王和诸侯言行的书,但《尚书》却不从伏羲、黄帝开始,而独从尧开始记载,《尧典》也因此被称为中华文献。那么孔子删诗书,为何不把前面的几位帝王也编入尚书?盖上古传说久远不可闻,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之故。读《尧典》原文,我们就知道其中蕴含的那种实事求是的精神。
《尧典》令人印象深刻之处是尧命羲、和两个家族的人去观察日月星辰,精确地记录下各种天文数据。再制定成历法,告诉民众,指导他们生产生活。在此之前,《尧典》还作了铺垫。说尧“克明峻德,以亲九族。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。黎民于变时雍。”这个“峻德”有古代注解说是人本有的内在德性,我想这是合适的。因为文章上下意不是说尧有多么超能力,而恰恰展现尧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——先把自己的家庭亲族治理好,再治理好各个诸侯。尧不是靠一种政治的权术和高超的管理能力,而是用自然、协调的方式来进行。那什么是自然呢?就是“自己这样、本来这样”。让每一个个体“自然”了,就能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。
可以看到,尧顺应天命、治理万民,不是靠某种神启或者“生而神灵”,而是靠观察记录、实事求是,尽可能还原自然。反观西方古典《旧约》,摩西治理民众是靠神启。《旧约》记载摩西在西奈山上的时候,山上雷电交加、乌云密布、角声齐鸣,整个西奈山猛烈震动,冒着浓烟。上帝在火中降临,用手指在石板上写字,于是有了《十诫》。摩西靠神制定的律法来治理以色列民众。但尧却反其道而行之,他对待天道是“去魅”的,是靠观察、记录,去还原天本来的样子,进而达到了自然、和谐的圣王之治。
《尧典》接下来承上启下,马上展现尧的用人智慧——对人才,尧也是去神秘化、去异化、还原人的本来面目。尧在位几十年,要选接班人来接替他的帝位,于是向各大臣征求意见。大臣首先推荐他的儿子丹朱,说丹朱懂政事。尧否定说他讲话不守忠信,又好与人争辩,一口气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否决了。大臣又推荐共工,说共工有组织能力,已经建成很好的功业。尧否决说共工巧言令色,阳奉阴违,表面恭顺谦卑,心里装的却是轻慢不敬。大臣又推荐鲧来治水,尧否决说他不遵循天道规律,把自己的家族都搞垮了。在一连串否决之后,尧说要“明明扬侧陋”,要不问出身资历来选拔人才。大臣们于是推荐了一个在民间但三十岁还未娶妻的光棍——舜,说虽然舜的父母弟兄对他很不好,但舜却依旧发挥天性,很真诚地孝顺他们。没想到尧欣然接受,打算对舜加以考察。
回到现代社会,多少人才被埋没,不就是因为被尧否决的几种用人方式?有些人之所以快速升迁成长,是凭借他们的血缘亲戚。有些人被人推崇认可,是因为他成功了,他便歧视年龄、轻视后进,好为人师。还有些人有履历、学历的加持,让他变得光彩照人、不可一世。但尧典告诉我们,这并不代表人才本身的价值和能力!在现代社会,人们为了被领导认同、被身边的人认同、被职位认同,不断地转化自己,把自己异化,渐渐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。我们不得不亲手把自己的天赋掩埋起来,把个性阉割,从此带上面具,服侍他人。
这便是我们要建立互生的原因。互生的使命是“让技能者被看见、获尊重、动天下”。在这一方小小天地里,我成为我,成其自然,见我本来面目。互生继承的尧典之美,是人心之正、天性之诚。不问血缘门第,不问资历深浅,不问学历出身,只求其能力被发现,天赋能发挥。孔子对颜渊曰:“《尧典》可以观美。” 互生之美,远在尧典。尧典之美,今在互生。互生、共生、生生不息,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。
让技能者被看见、获尊重,动天下
创造一个互生共荣的社会支持系统
自由、包容、公正、共生
返回顶部
联系邮箱:HCer@hucares.work
版权所有© 2025 HUcares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16241号-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